建筑节能真的是刚刚才刮起的流行风吗?
早在1986年国家建设部就提出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规程》,着手开展建筑节能工作。10年过后的1996年7月1日,建设部再次提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规程》,要求在 80年代住宅建筑耗能基础上节能 50%。而不久前正式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再次将建筑节能推向高潮。
“建筑节能绝不是一股流行风,而是一股去劣存优的‘可持续发展’风潮。”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部将加强对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的专项检查,实行专项验收,把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纳入到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和考核标准中,以提高有关单位对建筑节能的重视。
节能不是点的突出
节能建筑如何定义?一位开发商是这样解读的:“我们的项目做了外墙保温,绝对是节能建筑。”可以说,在某些一知半解的开发商看来,只要是在墙体保温、中水设施等某一方面采用节能措施,就可冠冕堂皇地称之为节能建筑。其实不然,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国雄指出,节能建筑是一个系统集成的概念,并不是点的突出,而是面的集合。
“节能一定要从头到脚配套的采取措施,采用单项技术往往难以奏效。”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的张元端秘书长指出,“我们在重视墙体节能的同时,更不可忽视门窗的节能技术。国外门窗的节能手段非常之多,包括采用低辐射玻璃、惰性气体玻璃、阳光控制膜玻璃等,并且将节能的重点放在‘整窗’上,如果窗户问题不解决,墙体保温再好,节能效果依然不佳。”
据了解,有些开发商还存在如此观念:在固定的窗墙比限制条件下,做节能建筑就意味着墙多窗少。而眼下大落地窗却被购房者所追捧,在商言商、权衡利弊之后,只能放弃节能。
实际上,建筑节能与建筑外观、结构、舒适等要素并不互斥。杨国雄指出,没有窗户且未做墙体保温的“黑盒子”并不能降低多少能耗,反而会因照明和换风的增加而耗费更多的电能。如若窗户采用了中空、Low-E等节能玻璃,且窗框的隔热和密封也做的较好,达到了外围护的保温要求,可以说即便是落地玻璃窗,其在节能与舒适度方面也会大幅提高。
节能门槛并不高
在人们观念中,做节能项目的开发商都是勇士,不仅其认识敢为人先,在资金成本上也要有雄厚的实力与基础。许多开发商也如是抱怨:之所以与节能建筑绝缘,主要取决于高成本的制约。
成本真是阻碍节能建筑的主因吗?节能门槛到底有多高?杨国雄指出,其实节能建筑的“总成本”比高耗能者低之许多,这个总成本包括了投资成本以及之后的运营成本。节能建筑投入使用后,可以大大节省水、电、采暖等能源费用,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其效果更加显著。其实,同等规模的建筑完全可以在成本投入相同或差幅不大的情况下实现节能,这已为国内外许多节能建筑的实践所证明。关键是开发商如何有效集成各种价廉实用的技术与产品。并不是所有的产品只有国外的才能达到技术要求,国内的诸多技术与产品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完全可以做出低价和平价的节能建筑。
“节能关键是方法问题,根本不是成本问题”,远大空调总裁张跃如是说。
如果嫌矿泉水价格高,白开水依旧可以止渴,关键看其是“真渴”还是“光嘴上喊渴”。张元端举例说明,假如想要让窗户隔绝夏天的热辐射,可以采用国外价格相对较高的阳光控制膜玻璃。但不采用这个技术行不行?当然可以。住宅外采用遮阳伞,成本不高却同样可以解决问题。当前我们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与节能建筑有关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并逐步向标准化、普适化方向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尽快打通开发商与技术商之间的厚障壁,形成通畅的沟通渠道,使量多而质高节能建筑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流行不等于使用
纵观目前在售与在建的房子,自规划开始便紧跟市场流行脚步,奇异的建筑造型、华丽的建筑外观等,无不为其销售增加筹码。而购房者也为这些光彩夺目的新生儿所倾倒,进而忽略了其使用寿命究竟有几年。
“建筑使用与流行是有区别的。”在北京翰宏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策划总监刘俸宏看来,房子并不神秘,与家用电器、化妆品等商品在属性上有相通之处,建筑领域也会刮流行风,更新换代亦在所难免。但此种更新不该仅仅是外观、造型上的更新,更是使用功能、科技含量的创新。“建筑与世界同步,不是说你的材料同步、户型同步、外立面同步就是同步,那是肤浅和表面的,真正同步的是精髓,是思想,是细节,是科技。建筑应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科技对于开发商是一个别无选择的选择。”刘俸宏一针见血地说。在如今建筑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