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温材料网!
保温材料网

甘肃“十三五”做好七方面工作保建材工业发展

来源:中国墙材信息网 2015-05-12 阅读:2038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传统产业,也是甘肃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十三五”期间,甘肃建材工业如何发展?日前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甘肃省建材行业协会会长刘世勤。

       刘世勤介绍说,“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建材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政策部署,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持续改善,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主要指标提前达到“十二五”行业规划目标。但是,近年来,甘肃省建材工业也面临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缺乏、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亟需在“十三五”期间破解难题。

       分析全省建材行业发展现状,刘世勤认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将带动建材工业实现新的发展。因此,“十三五”时期将是甘肃建材工业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做大做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进一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传统建材工业转型升级。目前甘肃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重点已经上升到大型强势企业之间的竞争。要进一步支持祁连山、中材集团、海螺集团、红狮、京兰等有实力的优势企业实施优化重组和联合,使3~5家企业集团水泥产能集中度占全省水泥总产能的85%以上。要引导加快水泥企业兼并重组步伐,提质增效,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大力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进一步规范外加剂行业发展,狠抓节能减排,注重绿色发展,加快推动外加剂产品的生产与应用,为保障工程质量,推动节能减排,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推进建材业结构调整做出更大贡献。

       二是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淘汰步伐。加速淘汰年产1500吨以下水泥生产线和平板玻璃工业的落后生产能力,为先进生产能力的发展腾出市场空间。对水泥产能增长过快的地区,要把握发展节奏,控制产能总量;鼓励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总体上要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和交通运输条件,在项目核准上从严控制,科学合理布局,防止盲目发展。

       三是强力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缓解城市环境压力。争取在市、州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县区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积极推广城市建筑垃圾集中处理运行方式。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优化工艺流程,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控制生产全过程污染物的产生、治理和排放。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减轻末端治理压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广高效除尘技术与装备,加强生产过程粉尘排放控制,降低粉尘排放量。推广降噪新技术,降低声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力度,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水污染。

       四是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和绿色建材产业。把陶瓷太阳能板、集成房屋、石膏、新型建材、新型墙材、非金属矿开发和高端绿色建材产品作为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加快发展陶瓷基复合材料,加快发展水泥基复合材料,积极发展建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及与墙体材料配套的绿色装饰装修材料产业,尽快使新型建材产品在全省建筑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五是加强对非金属矿资源的统筹规划,提高资源保障能力。首先要加大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勘察力度,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技术支持,加大在省内成矿区带地质找矿的力度,探明主要非金属矿资源的储量。其次要对装饰石材产业等实施行业准入制度,合理分配产业布局,限制企业条件与规模、促进企业提高开采技术与加工工艺,遏制对矿山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提高成品加工率及质量,加强安全管理,鼓励企业对开采废料及碎石开展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发挥非金属矿资源的财富价值。

       六是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互联网+”行动。要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推进信息化建设,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两化”深度融合,推动甘肃建材工业向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高端制造转型发展。引导企业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的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

       七是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利用国家向西开放、上合组织等区域战略平台,引导建材企业“走出去”。实施建材行业“走出去”战略。尤其要推动“以产品‘走出去’为主向以资本‘走出去’为主”转变,利用“两个市场”资源,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改变现有的产业布局,提升竞争实力。这是甘肃省建材行业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实现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也是建材行业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的必经之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