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刚提到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我们行业的微信群就热闹了起来。”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京津冀区域负责人宋辉对记者说:“政策的春风来了,住宅产业化的春天来了。”
其实,在此之前宋辉就已经“闻”到了行业的“春意”。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并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还提出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时间表”。
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系统化设计、模块化拆分、工厂制造、现场装配的方式建造房屋,尽可能在工厂进行加工和现场组装设计而成的工业化建筑。
记者日前在位于天津北辰开发区的远大住工天津绿色建筑产业基地看到,一栋三层高、建筑面积285平方米的别墅,主体部分由44块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组成。据介绍,构件全部在制造车间完成预制,现场装配只需一天,精装交付也不过30天。
在不远处的装配式建筑制造车间,记者看到做好保温、外贴墙砖的墙板,叠合成型的楼板和楼梯等“住宅模块”排列整齐,生产线正在运行,从钢筋的拉伸、切割、支网到建模都实现了全流水线的工业化操作,工人只需要操作数控界面,就可以完成“住宅模块”的各道生产工序。
“在生产线上出来的产品,误差能够精确到毫米。”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施工环节从人工控制到机器控制,既减少了材料浪费,又避免了建筑质量以往“靠人品、靠手艺”的弊端。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杨崴认为,装配式建筑能够更好地实现建造质量、施工工期、人工用量和成本方面的控制,与传统方式相比,减少了现场施工产生的能耗和污染,更利于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也实现了建筑领域从手工到机械、从工地到工厂、农民工到产业工人的转变。
宋辉表示,远大住工天津绿色建筑产业基地将重点建设住宅集成制造工厂、部品工厂与出口基地、住建物流中心和住工装备制造中心。预计整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能可达300万平方米,年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