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不起眼的涂料小作坊,经过10多年的打拼,如今成为总资产5000多万元、年产涂料5万吨的国家涂料产业骨干企业。“晨光”是如何在国内涂料行业脱颖而出的呢?
“这一切得益于公司坚持走产学研自主创新之路,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江苏晨光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国元说。
“晨光”公司大门旁巍然屹立着一座科研楼,“进驻”了10多位国内涂料行业的专家和博士。是什么吸引这些专家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甘愿来到一个苏南小镇?一位在这里工作的博士说,“晨光”投入上千万资金建立科研工作站,我们看中的是这里提供的一流研发条件和环境。
一家民营企业肯花这么大财力、物力、人力进行科技研发,这里面有着公司决策层的深谋远虑。
对此,缪国元深有感触:搞企业就像下棋,走一步要看三步,不能光盯着眼前的效益,更要放眼看长远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涂料业需求旺盛,企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晨光”当时年产内墙乳胶漆3600吨,本可以乘势而上,扩大市场份额,但“晨光”却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停掉正在畅销的内墙乳胶漆,转而发展外墙涂料。
当时这让许多人看不懂的“策略”,正体现了“晨光”人的远见卓识。当年虽然内墙涂料市场需求与日俱增,但随着美、日等洋品牌大规模进入,国产品牌恶性竞争加剧,国内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用董事长缪国元的话来说就是“要自己主动淘汰,而不是被市场淘汰”。
“困”则思变。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清醒地认识到,内墙涂料产品附加值低,市场趋向饱和,而外墙涂料科技含量高,需求高峰即将到来,于是决定迅速转向生产外墙涂料,调整资金投向和技术开发方向。
公司坚持市场在创新中的导向作用,重视市场信息,关注市场变化,以市场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实现企业创新链向市场、向社会需求延伸。针对墙体易龟裂的缺点,2000年研发生产出一种能够屏蔽墙体龟裂的氟碳涂料,虽然当时还没有形成市场,但公司分析认为几年后肯定大有市场。果然,2003年国内氟碳涂料市场开始启动,需求越来越旺,现在产值每年翻番。针对当时许多室内装潢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现状,他们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银抗菌乳胶漆,能在72小时内完全分解房间内的甲醛、甲苯等多种有害物质,成为保障身体健康的环保装饰材料。
在涂料行业的生死决战中,由于“晨光”人站得高、看得远,创新理念,超前决策,赢得了主动权,为企业日后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晨光”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人才同样是生产力。要发展壮大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意识,走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之路,建立产学研基地,大胆引进和起用高科技人才。公司把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作为重中之重,为使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公司舍得投入,对高科技人才实行高薪制,年终再根据业绩大小考评发奖。
构建快速、高效的技术创新平台,是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的有效举措。公司主动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高质量的技术创新平台。2005年1月,公司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依托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江苏晨光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公司投入1000万元建造清华晨光科技楼,建立6个实验室,引进6名清华大学博士,长年在企业研究开发纳米涂料、功能涂料、特种涂料和纳米材料等高端产品,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2006年1月,公司又投资1000万元与南京工业大学建立南京工业大学晨光产学研基地,进行纳米功能涂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司每年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围绕市场研发的科技新品每年达3只以上,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永恒的课题,只有具备持续创新力,才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全社会日益瞩目的两大问题,对节能和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物的门窗玻璃、汽车玻璃等,急需一种既透明又隔热的涂料解决这一难题。经过科学调研和分析,他们提出了利用纳米技术研制“纳米透明隔热涂料”解决玻璃隔热问题的想法。从提出创意到拿出工业化产品并成功应用,整整奋斗了2000多个难忘的日夜,先后有15名年轻的博士、硕士付出了他们的智慧与汗水……去年12月,公司投资了1000万元建立一条100吨/年的纳米透明隔热功能涂料生产线及实验检测中心,生产透光性好且能有效隔绝太阳热辐射的纳米透明隔热复合涂料,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也是我国建筑装饰玻璃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目前,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已经在中央电视台节能改造工程中得到应用。
3年多来,公司不懈地致力于“晨光”牌纳米型节能、环保、抗菌类高科技涂料系列产品的研发,研发成功的透明隔热保温涂料、墙体节能涂料等产品,全部通过鉴定,受到国家科技部、建设部、省科技厅、省建设厅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政府的嘉奖。正是有了技术上的领先,才确保了市场上的领先,使得“晨光”在国内涂料市场10多年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