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温材料网!
保温材料网

单层屋面系统拒绝炒作概念!

来源:东方雨虹 2016-08-19 阅读:1356
  

单层屋面系统是指采用单层TPO、PVC、EPDM等防水卷材外露使用,用机械固定、满粘、空铺压顶方式进行施工的屋面系统。由于单层屋面系统具有节能环保、防水性能优异,且全寿命周期费用低等优点,近几年在国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于是乎,牛鬼蛇神一哄而上,都号称生产TPO,也开始单层屋面系统的施工应用,随之出现大量豆腐渣工程,为单层屋面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埋下隐患。

近两年来,又出现了一种采用“防水保温一体化板”的单层屋面系统,号称保温防水同时施工,简化工序,施工速度快;不窜水、防水效果可靠,大肆炒作。是否真如其所说具有这些优点,下面我们对这种“一体化板”进行简单的分析:

是否果真如其所说施工快捷、防水效果可靠呢?

“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将聚氨酯发泡保温与TPO防水卷材在工厂复合在一起,形成板材。

该板受到加工及运输尺寸的限制,宽度只有1200mm,长度一般为7.5m左右,不会超过10m,每块板材的面积只有10㎡左右,板材与板材通过预留搭接边热风焊接;常规单层屋面系统采用的TPO卷材宽度为2m,长度为25m~30m,每卷材卷材面积为50~60 ㎡,搭接边热风焊接;因此采用“一体化板”TPO防水卷材的接缝长度是常规单层屋面系统的5~6倍,接缝越多,防水效果当然越不可靠,且耗费大量人工进行接缝焊接,所以其宣称的施工简单、速度快、防水效果好纯属黑白颠倒。

是否果真如其所说的不窜水呢?

建筑产生渗漏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简称渗漏“三要素”,即①防水层缺陷、②窜水通道、③基层通透裂缝。

以上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才会产生渗漏,缺一不可。而无论何种基层几乎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通透裂缝,目前国内的情况是普遍不在做好防水层,使其不产生缺陷方面下功夫,而集中注意力于防水层与基层满粘,堵塞其窜水通道上下功夫,俗称“不窜水”,在混凝土基层上满粘防水卷材或涂料,确实能起到阻隔窜水通道,起到一定的效果,如下图所示,即使防水层产生缺陷,因防水层与基层满粘,阻隔了窜水通道,水不能够顺利到达基层通透裂缝处,因此渗漏隐患大大降低。

众所周知,机械固定单层屋面系统,防水层、保温层、隔汽层与基层并不可能做到满粘,任何两层之间都存在窜水通道,因此,“不窜水”并不是单层屋面系统的优点,单层屋面系统的优点在于节能,环保、施工快捷,轻量化的屋面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建筑,且卷材外露使用,即使出现渗漏,维修简单方便。
 

“防水保温一体化板”的保温层与防水卷材在工程复合,这两层之间确实“不窜水”,防水卷材与保温复合的部分,卷材是一个整体,防水层产生缺陷的可能很小,“三要素”缺其一,强调“不窜水”意义不大。但在卷材搭接处,卷材很可能由于漏焊或虚焊等原因产生缺陷,水从此处进入保温层,保温层正好在此处是接缝,水通过此接缝进入保温层与隔汽层之间,在保温层和隔汽层之间横向流窜,遇到固定件孔洞或钢板其他孔洞,从此处渗漏进入室内。

单层屋面的关注点应在把防水层做好,使防水层不产生缺陷,以杜绝渗漏隐患。“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在不易渗漏部位强调“不窜水”,在最易渗漏处避开其“窜水”的本质,对建设各方进行误导做法实在欠妥。

更为至关重要的是“防水保温一体化板”无法满足防火设计规范要求:

因为聚氨酯等可燃保温材料引发多次火灾,2015年实施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3.2.16条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的屋面板应采用不燃材料,屋面防水层宜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当采用可燃防水材料且铺设在可燃、难燃保温材料上时,防水材料或可燃、难燃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因单层屋面系统,卷材外露,因此这条可以解释为在可燃、难燃保温此类上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工程技术规范》(JGJ/T316)4.7.1条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B1、B2级绝热材料材料的不燃覆盖层宜采用耐火石膏板、玻镁防火板和水泥加压板,其厚度不应小于10mm”。“防水保温一体化板”聚氨酯保温材料之上没有任何不燃材料覆盖层,明显不符合国家规范,一旦用于工程,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建设相关单位难逃其则。
 

单层屋面系统在中国发展时日尚短,可以说是“襁褓中的婴儿”,作为单层屋面的从业者,希望相关企业,从原材料配方,施工服务等方面着手,踏踏实实的做好工作,切记投机取巧,炒作概念,为单层屋面的健康发展尽一份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