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公安消防总队部署在全省集中开展“祛火源、降荷载、强设施、畅通道”行动,力求最大限度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和降低火灾损失。那么,作为单位场所、居民小区和个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消防安全呢?
祛火源
据统计,火源主要来自于动火作业和电气原因。因此,易燃易爆及公众聚集场所要规范明火使用,严格动火作业审批,及时清除遗留火种,划定烟花爆竹禁放区域和禁绝明火散发区域;规范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使用,严禁私拉乱接,及时关闸断电,落实电气线路定期检测规定,防止电气线路过载、短路;强化防雷防爆防静电以及遇湿易燃物品防潮等措施,防止各类货物堆场、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聚热和放热反应。
降荷载
火灾荷载主要表现为违规储存、装修等,应从“物”和“人”两个方面降低火灾荷载和风险。一方面,减少可燃易燃材料装修,控制仓储、堆垛储存物品数量,杜绝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超量储存;严防改变场所使用性质,关停、查封、拆除泡沫夹芯彩钢板建筑和不符合要求的外墙保温材料;搬离一定数量的可燃物品、使用低燃烧热值物品替代高燃烧热值物品以降低人员密集场所火灾荷载密度。另一方面,控制公众聚集场所高峰时段人流量,清理生产、经营、储存等场所违规住人和“群租房”。
强设施
消防设施作为应急报警、火灾扑救中的关键一环,必须规范设置和定期保养。单位要按照规范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针对大型城市综合体、超高层建筑、易燃易爆等场所加强特殊消防设施配备,在小单位、小场所中推广安装简易消防设施,加快消防设施联网监测系统建设,督促单位与有资质的维保机构签订维保协议,加强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推动剩余电流式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缆式感温探测器、家用燃气泄漏报警系统、家庭火灾智能救助系统等实用设施、装备应用。
畅通道
安全通道是“生命”通道,但也可能变为“事故”通道。单位和居民住宅小区要清除堵塞、占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物品。杜绝楼梯间内存放电动自行车和杂物,打开锁闭的安全出口,拆除非法搭建的影响人员疏散逃生的建(构)筑物以及铁栅栏,明确公众聚集场所楼层疏散引导员,并适时组织开展疏散逃生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