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温材料网!
保温材料网

建筑节能,沈阳对国际标准的新追求

来源:中国保温网信息中心 2007-06-11 阅读:1827
  

一座城市现代与否,传统的考量或许是面积大不大?工业化程度高不高?城市基础设施全不全?但是21世纪的考量标准,已经变成了资源是否节约、环境是否友好。所以,这是任何一座成长中的城市,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从29层高楼看沈阳的建筑节能

    6月的一天,沈阳市人大环资委人士和“中华环保世纪行”沈阳行动的记者,进入29层100米高的“年华国际大厦”,要对它的建筑节能效能进行考察。这座坐落在市府大路与南京街交叉路口的楼宇,6个月前竣工,是我国严寒地区第一个节能公共建筑示范试点工程。

    这座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的大楼,由于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它在使用期内预计可以节煤2.125万吨。

    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的朱盈豹教授说:“在北方地区,窗户的热损失为房屋总热损失的80%,相当于这户居民每年冬天把16张到17张100元的人民币扔到窗外。”他为沈阳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年的采暖费按21元计算,一个100平方米的房屋使用50年,总的采暖费用为10.5万元,用这些钱的五分之一来加强房屋的保温,按节能率至少50%计算,这一户人家至少节约3万元的采暖费用,还能为国家节约16.2吨标准煤。”

    2007年2月1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通报了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结果,沈阳是惟一被表扬的严寒地区城市。

    建章立制,涵养新建筑文化

    在建筑节能方面走在全国前面的沈阳,一直在建设发展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新建筑文化。

    粘土是不可再生资源。中国生产粘土实心砖每年耗用粘土资源10多亿立方米,约相当于毁田50万亩,同时还要消耗7000多万吨标准煤。从上世纪90年代起,沈阳开始限制使用以粘土实心砖为代表的建筑粘土制品。从1993年算起到现在,沈阳粘土实心砖的使用量已经从24亿块锐减到4.1亿块,平均每年少用近1.5亿块。

    少用近20亿块粘土实心砖的事实,就是沈阳市在节能上立法早、执行坚决的例证和成果。从1999年开始,沈阳先后向建筑部门下达了《关于禁止和限制使用粘土实心砖的通知》、《2002至2003年住宅产业化及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材料、新技术的通知》、《沈阳市建筑节能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在此约束下,沈阳对限制、淘汰粘土实心砖,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工作成效显著。

    市建筑节能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主任陆靖说,沈阳在建筑节能方面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列,最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政府重视,法规先行;二是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应用;再有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创新。

    在沈阳建筑节能刚起步的时候,由于在当时建筑业普遍存在着“重设计,轻工程”的现象,许多材料厂商担心节能材料没有市场,不愿意承担市场风险。而开发商又担心材料供应问题,不愿在项目中采用节能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沈阳市一面通过积极引导来提高房地产开发商的认识,一面通过经济手段来扶持重点节能材料厂商的发展,另一方面以科技进步推动建筑节能的实现。近年来,沈阳市建委累计为建筑开发、设计、施工、管理等单位举办各类节能技术培训50多期,4000多人参加了培训。(下转3版)

    (上接1版,)

    节能,新都市主义策略

    作为北方重工业城市,沈阳市每年消耗燃煤约1357万吨。其中,每个采暖期用于供热的燃煤消耗约850万吨,排放二氧化硫约9万吨,排放烟尘约6.2万吨。但近年来沈阳拔掉了4000多根烟囱,不但走出了全世界污染严重城市的黑名单,还登上了全国模范环保城市的光荣榜。对于一座一年中有5个多月要有暖气供应的城市来说,这是一个变成了现实的神话。

    2007年5月16日,《沈阳市中水水源热泵供热规划》获得国内顶级专家的一致通过。这意味着按照这个规划实施,到2010年,沈阳由中水水源热泵供热的建筑物面积将超过1300万平方米,占现有总建筑面积的8.28%。

    热网供热是目前北方城市供热最经济、也是效果最好的供热方式。但目前的热网热源也大多是燃煤热源。水源热泵技术,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把地下水、或者是污水处理厂生产出的中水中的低品位热能提取出来,放大成高品位的热能,为建筑物供热。

    沈阳市政府从供热这一东北地区最大的能耗问题入手,作为“节能减排”的突破口,在全市科学、规范地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并把推广应用中水水源热泵技术作为工作重点,实施水源热泵系统的建设和供热应用规划,这是积极的节能减排,在观念、规划上都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必将得到节能减排的巨大成果和巨大的环保效益。

    其实,从去年开始,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