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从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2017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路网,加大安居工程保障力度,全力建设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加强道路建设完善交通路网
友谊大街匝道6月底前建成
“2017年,我市将围绕‘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目标,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力推动重点工程建设,结合石济客专工程进展,完成石济客专火车东站广场、石济客专扩建新建四座地道桥等;完善京广东街京广西街地道、利射南路等火车站区域交通配套工程,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加快推进正定新区规划馆、图书馆、青少年宫三大场馆项目建设。
加强道路建设,完善城市交通路网。续建并完成和平路高架西延、南二环西延、南二环东延等工程,启动红旗大街—泰华街快速路(南二环-古城西路)等工程;加快推进槐安路东二环立交、友谊大街匝道等在建工程建设,确保上半年建成;启动汇明路等断头路建设,年底前完成5条以上;按照“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打通支小道路,畅通区域微循环,实施华南路、金石街等40余条支路建设,缓解市区交通拥堵。
深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
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8000套
2017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将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8000套,2013年前开工建设的公租房分配率达到90%,2014年前开工建设的公租房分配率达到85%。同时,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家庭诚信档案,严格准入退出管理,严厉打击转租、转借保障房等行为,实现保障房的合理、规范使用。
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2017年,棚户区改造计划开工2.18万套。将符合条件的城中村、城郊村及易地搬迁进入城中的村庄全部纳入棚户区支持范围,重点支持D级危房改造、新区建设,改造任务向县(市)倾斜。加快推进D级危房改造,力争年内改造完成现有D级危房的30%。
同时,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6600户的基础上,根据各县(市)区申报任务,计划安排2017年度农村危房改造3000户。
全面加强供热保障能力
上安电厂废热入市工程开工
“供热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017年,将在热源建设、清洁能源改造、老旧小区供热设施改造等方面下大力,全面推进省会供热保障能力。”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完善西柏坡电厂废热入市首期工程,实现市内输配线与北城、融投、热二、石热、石钢、高营、热三等热源联通,具备向市区供热2800万平方米的能力。加快推进上安电厂废热入市工程,今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力争实现西郊供热区域的热源替代。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原则,推进采用空气源、天然气、电供热、污水源热泵等多种清洁供热方式,解决城中村、旧城改造的居民供气、供暖问题。
在此基础上,由各区政府组织供热企业排查老旧小区供热管网隐患,对供热效果差、管理困难的串联供热系统进行“串改并”改造,完成2000年之前剩余18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完善市级供热智能信息平台,实现各供热企业智能管控系统,热源、热网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和智能化调控。
力争绿建节能取得新突破
20万平方米以上小区须设计建设一栋被动房
“今年,我市将继续推动绿建节能发展,将鼓励新建建筑按照高于现行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建设,探索新建居住建筑80%节能标准。”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继续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建筑75%、推进新建公共建筑65%的节能标准,实现新开工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100%。主城区、高新区、正定新区新建建筑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必须设计建设一栋被动式低能耗建筑,5月1日起,全面执行绿建标准,全市范围内新建建筑按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
同时,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强制推广太阳能热水建筑一体化技术,结合实际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能、污水源热能、工业余热废热利用等各类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市内各区、正定新区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占比要达到55%以上;其他县(市)区要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