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绝热材料主要有矿物纤维类、有机类和硬质类等几大类产品。现今,由于建筑保温用量的增加,泡沫塑料类绝热材料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已由2001年的21%上升到2005年的37%;而膨胀珍珠岩及制品等低质量绝热材料的产量没有增加,矿物纤维类绝热材料所占的比例基本维持不变,硬质类绝热材料制品所占比例逐年下降。2005年,矿物棉类和泡沫塑料类绝热材料总量中所占比例已达到77%。在我国绝热隔音材料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工艺技术落后的小型企业所占比例偏大,这是绝热隔音材料行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直接造成了产品质量低、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浪费及企业效益差等恶果。
其次,产品质量不稳定。总体上,我国绝热隔音材料产品标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即使是不高的标准,很多企业也难以达到。以EPS泡沫塑料为例,国家在该类材料应用于外墙保温的最低标准要求是密度不能低于每立方米18公斤,但市场上有不少产品的密度连每立方米10公斤都达不到,造成产品导热系数增大、吸水率增加、强度低,保温绝热性能显著下降。劣质产品的大量使用给保温工程带来严重的质量后果,造成能源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由于自1998年以后对大部分绝热材料的产品质量没有进行全国性的抽检,市场流通中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极大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
第三,企业的集约化程度低。绝热隔音材料行业中小型企业偏多,这些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成本控制能力较差。另一方面,由于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甚至亏损,直接导致了企业对产品的科技投入力度,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四,应用技术和应用领域的开发力度不够。虽然,我国绝热材料在研究、设计、施工和配套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施工规程、标准图集和有关技术手册等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节能任务艰巨发展空间广阔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绝热隔音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二是工业冷热设备、窑炉、管道和交通工具的隔热保温。
从绝热材料的产品结构来看。在建筑节能方面,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是有机类和矿物纤维类材料,我国现阶段使用的主要是有机类材料;在工业节能方面,工业设备及管道的绝热主要采用纤维类材料、轻质不定形材料、复合硅酸盐涂料、聚氨酯、泡沫玻璃、橡塑制品等,高温工业炉窑主要采用纤维高温绝热材料、轻质不定形高温绝热材料、多孔硅酸钙等材料。
从绝热材料总量需求来看。在建筑节能保温方面,若按较高的节能标准要求,每平方米建筑消耗绝热材料约0.06立方米,绝热材料平均密度按每立方米40公斤计算,每平方米节能建筑消耗绝热材料约2.4公斤。目前,我国既有建筑400亿平方米,每年新建建筑竣工面积20亿平方米(其中城镇约13亿平方米),若城镇新建建筑中节能建筑占到60%,则每年需绝热材料187.2万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周期按25年计算,则每年需绝热材料124.8万吨。以上两项合计,建筑用绝热材料每年需求量为312万吨。另外,如果工业保温方面绝热材料的用量按总用量的30%计算,则全国绝热材料每年需求总量约445.7万吨左右。近3年,我国绝热材料年均增长速度为27%,以“十一五”期间绝热材料增长速度为15%测算,到2010年,全国总需求量将达到500万吨。由此可见,到2010年,我国绝热材料年需求总量将为450万~500万吨。
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市场对矿棉吸音板的需求也有较大的增加,预计到2010年,矿棉吸音板年需求量约为1.4亿平方米。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节能目标实施,我国绝热隔音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类材料在产品的质量、数量、品种和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都将进一步提高,市场的发展空间异常广阔。根据产业规划,到2010年,绝热材料总产量达到500万吨,矿棉吸音板产量达到1.4亿平方米;各类绝热材料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为:纤维类绝热材料及制品占45%,硬质类绝热材制品占13%,有机类绝热材料及制品占40%,其它材料占2%;夹芯建筑板材中金属面夹芯板和现场复合的夹芯板占90%。
针对发展良机,国内绝热隔音材料行业内的众多专家和企业家断言:尽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节能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顺利推动行业的发展,务必要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扩大应用领域,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二是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造升级;三是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品、工艺和设备;四是培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