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和市住建委的重点工作部署,结合本市建筑建材业市场实际和行业转型发展的需要,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力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努力推动建筑建材行业朝着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全面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18.14万平方米(目标任务161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302.84万平方米(目标任务122万平方米)、138项能源审计(目标任务84项)、120项能耗公示(目标78项)。同时,实施装配式建筑项目242个,装配式建筑面积1411.13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项目32个,竣工面积157.59万平方米。进一步提高预制构件生产供应能力,继续完善备案要求,全市备案企业58家,产能达200万立方米以上,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夯实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基础 健全建筑节能和装配式建筑发展机制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持续配合做好《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起草工作。配合修改完善能耗监测平台管理办法,牵头筛选并分解50栋超大型公共建筑能耗下降任务,确保“十三五”期间超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5%的目标任务有序推进。牵头组织编制并配合发布2016年度能耗监测情况及分析报告,对能耗平台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积极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深入分析用能现状和特点,起草《上海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方案》,并配合上报住建部。严格把关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申报,年内共受理各类项目申报37个。配合修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专项扶持资金申报指南,最大限度发挥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
专项检查作用充分发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用能分项计量、能效测评以及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对有标准支撑但尚不完善的,将解决措施纳入正在修编的相关标准规范中;对存在空白点的,及时编制并发布相关技术指南。同时,对100多个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案例进行评估分析,编写《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应用指南》,并开发“用于公共建筑节能评估和改造的应用软件”,目前指南已正式出版,软件已正式上线,这两项成果在国内均属首创。
装配式建筑发展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制定印发《关于本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采购的指导意见》,加强对适应自动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楼板墙板类构件采购的引导,进一步提高对预制构件生产单位的规范要求。完成全国首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编制,补齐装配式建筑在工程检测上的短板。完成预制夹芯保温外墙板应用、住宅室内装配式装修等技术规程的修编,推进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加大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力度,在前期技术应用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积极申报《高层住宅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牵头完成市科委2014年度建筑工业化核心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2015年度居住建筑工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两大科研项目并通过验收,推进2016年度高层建筑预制装配式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科研项目,为市科委、市住建委建筑工业化科研“三年滚动计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完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深化设计指南(剪力墙结构)》等多项研究,并开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生产、施工BIM技术指导手册》等研究,为本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宣传培训力度不断加大。成功主办“节能有我,共享绿色”节能宣传周活动暨建筑节能新技术论坛会。收集汇总近几年相关政策,编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政策法规汇编》和《建筑产业现代化政策文件汇编》。结合绿色住宅推广特点,编制发布通俗易懂的《绿色运营,从我做起》绿色住宅科普读物。针对区域、项目性质及从业对象不同等差异,分别开展绿色建筑技术、装配式建筑新技术、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技术指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太阳能热水应用技术、可再生能源测评技术、室内全装修技术等培训,累计培训3400余人次,社会反响良好。
试点和完善建材监管信息系统,推进建材监管和资源化利用
建材备案管理更加完善。积极指导虹口区使用登记试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试点中涉及建材备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十大类重要建材备案工作逐一优化和完善。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协会完成的备案产品资料进行抽查,针对抽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草拟完成《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建设工程材料备案管理的通知(代拟稿)》。完善备案受理协会例会制度,及时对备案标准进行更新,统一备案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制并发放《上海市相关行业协会建设工程材料备案业务指导手册(2017版)》。
建筑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有力推进。会同相关协会对不同规模的资源化处置企业开展摸底、调研,获得基础数据和资料。召开不同对象的座谈及研讨会,提出落实建筑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以及用量的可行性方案。根据2017年《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市政府令第57号),协助委节能建材处修订《上海市建筑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管理暂行规定》,谋划落实机制和管理节点,初步形成并上报讨论稿及编制情况报告。
散装水泥、新型墙材稳步发展。2017年,全市111家墙材生产企业生产的非粘土类新型墙材占全部墙材总量约99.50%;全市24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生产供应的干粉砂浆散装率91.03%;全市5家水泥生产企业生产水泥的散装率约96.46%;全市170家持有备案证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供应预拌混凝土5173.79万立方米。散装率、新型墙材使用率保持高位。
绿色建材及新型建材认定信息系统基本完成。配合完成绿色建材评价机构申报及发布,协助建立绿色建材评价专家库。积极做好绿色建材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对接,并于11月1日在市住建委网站上线试运行。配合出台《上海市新型建设工程材料认定管理办法》,拟订业务指导手册和办事指南,完成相关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并上线运行。
新型墙材专项基金清算平稳推进。自2012年9月至2017年3月31日,纳入市市场管理总站征收范围的项目共2014个,其中652个项目已完成清算,32个项目未预缴。对未预缴项目,主动联系,并通过法律途径多次催缴,已有24个项目办理预缴手续。
2018:聚焦两个平台建设,高质量推进建筑产业化
2018年,上海市市场管理总站将在减权放权、简化流程、减轻企业负担上大力做“减法”,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政务服务上积极做“加法”,不断推进各项改革取得新突破。总体工作思路:聚焦建材监管平台、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拓展高质量推进建筑产业化工作。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强服务、提效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对标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对标自身改革发展实际成效,着力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服务企业,进一步提速增效,努力实现建筑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是进一步优化建材备案、新型墙材基金清算流程。
——重统筹、抓落实,有序推动信息系统整合。一是统筹各类信息系统。对市市场管理总站自建的各类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和相关系统整合条件,从统筹业务板块入手,将科室内部分散的、独立的小系统整合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大系统,归并重复内容,简化工作流程,为实现跨业务、跨部门、跨单位的信息系统全面整合打好基础。同时,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等办公系统,充分发挥系统作用,规范内部控制与日常管理,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强化能耗监测平台管理。进一步提高能耗监测平台运营水平,切实抓好上传数据质量,做好能耗监测、能耗统计、能源审计、50栋超大型公共建筑能耗下降等相关工作。同时,进一步开展数据挖掘与应用工作,做好2017年度本市能耗监测情况及分析报告的编制发布工作,更好地为社会各类用户提供服务。三是整合建材监管信息系统。将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新型建设工程材料认定等板块逐步纳入建材监管信息系统,通过提升信息系统的服务能级,促进建材行业各项重点管理工作的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对建材监管信息系统数据的挖掘应用,研究编制本市建材行业发展报告。
——转观念、重手段,大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一是切实加强建材备案监管。建立健全差别化管理模式,对备案服务能力不同的行业协会、不同的建材种类等,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强对现场检测不合格建材备案企业的监管,在整改期间不得承接本市建材供应新任务;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备案申请企业,将暂停其产品备案资格,初步达到优胜劣汰效果。进一步强化备案管理,配合做好建材产品现场使用登记工作,有序推动市场与现场联动。二是切实做好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健全违法违规行为的主动发现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手段,建立市场现场的联查联控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顽症的打击力度,并在建材等执法查处上实现突破。推进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切实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流程,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探索执法全过程记录试点,并做好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为疑难案件的处理建立路径、寻求突破。增强专项检查的针对性,整合归并用能分项计量、能效测评以及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落实情况等专项检查内容,结合区域发展情况实现“一查多项”,避免多项检查和项目重复检查的现象,提高专项检查效率。
——强制度、抓重点,加快推动建筑建材行业升级。一是持续提升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能级。一是持续提升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能级。继续配合做好《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出台相关工作。全面推进本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落实20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其中总站牵头落实174万平方米)。及时调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政策汇编,保证各项工作合规开展。出台《建筑节能外窗门窗配置表》,保证建筑外窗等围护结构的节能实效。启动《上海地区低能耗建筑节能关键指标》《办公建筑能耗限额指标》课题研究,探索建立低能耗建筑和办公建筑用能指标。同时,以节能投资和金融手段相结合为突破口,探索研究建筑节能领域绿色金融政策,全面促进绿色产业链发展。二是持续推动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及新型建设工程材料认定等工作。配合推进《上海市建筑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做好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培育以及相关技术的储备,有效保障资源化利用质量。做好新型建材认定和绿色建材推广工作,培育发展新型建材,推进行业科技创新。鼓励推广节能、绿色、低碳、环保的新型建材,淘汰落后建材,研究建材禁限使用和推广目录。三是持续促进建筑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本市建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优化调整,拓展产业化发展内容,深入实施“一体两翼”,即装配式建筑为体、推进EPC和BIM为两翼,加强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全装修要求以及与绿色建筑、智能化建筑的融合,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编制《基于<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设计要点》,以提高装配率为目标引导建筑产业化发展方向;汇编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实例,以示范项目为引领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编制《装配式建筑装修和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设计要点》等技术指南,以一体化、集成化为手段推动实现高装配率和产业化。在预制构件生产方面,推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以及产品生产和使用信息公开,提高构件生产质量水平。制定《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预埋芯片技术导则》,提高构件生产数字化、标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