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随着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时期发展绿色建筑大有可为。江汉区在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的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早已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该区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高质量发展需要,主动加压,将绿色发展理念应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在建筑行业降低资源消耗,推动传统建筑向绿色建筑转型,促进建筑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升建筑舒适度,进而提高人民获得感与幸福感。
近年来,江汉区新增绿色建筑示范项目25个,建筑面积360.2万平方米。
13日,江汉区建设局又召开“绿色建筑现状和发展趋势座谈会”,辖区中城悦城、当代置业、泛海、万科、远洋等5家房地产企业代表介绍了各自在绿色建筑方面开展的创新实践,示范引领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江汉区,在发展绿色建筑上不遗余力地前行。
点赞·绿色建筑
“江汉标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自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来,我国的绿色建筑从萌芽、示范到强制实施,通过长期的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其发展已进入常态化。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江汉标准”是将国家城市建设标准与江汉区区域定位相结合,吸收国内外城市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借鉴武汉军运会道路提升导则,提出的更高档次的城市建设标准,该标准全面对标上海黄浦区、广州天河区,旨在打造全市乃至华中地区精品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绿色建筑,将为实现江汉区可持续、高品质、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添砖加瓦。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姚华
人本主义设计理念贯穿设计全程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建筑的理念给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江汉区在新建项目中,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无污染、无辐射,注重对建筑物周围的植被、树木以及水资源等与人关系的分析,尽可能采取各种手段创造出适宜人居的生活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环境、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是“以人为本”,因为建筑的最终使用者是人。江汉区将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贯穿绿色建筑设计全程,这是认真贯彻和执行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践和表率。
——武汉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唐棣
让百姓感受绿色建筑品质
江汉区近年来新开工的项目中,绿色建筑的数量和占比都位居全市前列,武汉中央商务区更被列为省级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江汉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标杆,在绿色建筑方面也主动提高标准,起到带头作用。与此同时,优秀企业领衔的优质项目,亦在全区形成示范效应。这说明,江汉有长远的发展眼光,更有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未来希望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构建更精细化的管理体系,提高绿色建筑长远的发展水平,让百姓真正感受到绿色建筑对建筑品质的提升。
——武汉市节能办相关负责人
制度最健全 成立专班实现“全流程监控”
江汉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工作部署,用最健全的制度,保障绿色建筑所占比例逐步提高,辖区建筑品质逐步提升。
顶层“前瞻谋划”
江汉区建设局成立建筑节能工作领导组,建立了工作考核机制。确定了“强化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落实绿色建筑推广应用工作、加强建筑业节能降耗和节能统计工作、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等重点工作,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思路。
监管“全流程”
2018年,江汉区参照分解任务目标,用现有的相关制度,建立了从项目立项、设计、施工、监理到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的监管机制——设计阶段,实施了“施工图节能设计审查备案制度”,实行建筑节能“一票否决”制度,对不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工程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施工阶段,制定建筑节能工程监督要点和节能材料产品备案制度,做到事前管理到位;事后监管,建立节能专项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做到事后监管到位。
引入“第三方”
今年,江汉区建设局、建管站聘请了第三方质量、安全检查评估机构,对辖区内所有在建的建筑工程进行“拉网式”的质量安全检查,确保在建工程安全有序运行。
建立“绿色通道”
该区改进作风、优化流程,为绿色建筑设立“绿色通道”,合理范围内简化招投标、图审等流程,在办理施工许可时特事特办。在向外推介过程中,特别是省市检查“绿色三星”建筑时给予支持、指导和鼓励;施工过程中积极当好参谋,竣工验收环节中先期介入,指导企业做好验收备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标准最严格 借助“大数据”评估施工质量
建设绿色建筑,标准化是第一要求。江汉区自我加压,制定最严格的标准规范,并严格实施监管。
“闭合式”监管巡查
江汉区建设局不断强化建筑节能执法检查力度:一方面,把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作为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在建项目的巡查;另一方面,每年抽调设计、图审、施工、监理、检测等部门有关人员组织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
目前,全区共有34个在建工程。今年5月,该区对11个在建工程开展了建筑节能专项工作自查,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达100%,施工阶段执行率达99%以上。全区建筑节能工作有序推进。
制定“江汉标准”
江汉区由区建设局牵头,组织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高于国标的“江汉标准”。该标准在武汉军运会道路提升导则基础上,结合江汉地域特点主动提标。
在2018年计划实施的微循环道路改造中,都将严格按照“江汉标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细化评价指标,严格控制重复开挖、重复建设,切实提升辖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品质。
大数据“监控”施工
江汉区引入的第三方机构,将“大数据”引入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当中,借助自主研发的“综合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大量采集数据,在电脑处理的基础上辅以专家人工修正,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工艺最先进 十大科技系统打造优质生活环境
江汉区地处“城市之心”,寸土寸金,辖区高楼林立,尤其新建建筑呈现高质量态势,创新环保的工艺和技术无处不在。
中锐万国府MOMA项目,是当代置业进驻武汉的标杆之作,也是武汉CBD的门户项目。该项目用“绿建三星设计标准”,打造出一个舒适、健康、节能的高端社区——
9道高性能外保温施工工艺, 集节能、保温、隔音、装饰效果于一体;24小时全置换式新风系统,每时每刻尽享清新空气;三重九道智能安防,一部手机玩转整套家电设备;十大科技系统,打造“恒温”“恒湿”“恒氧”“恒静”的生活环境。该项目建筑节能率高达88.6%,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高达60.41%,于2018年2月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证书。
中城悦城项目,则是已投入使用的绿色建筑典范。该项目应用高静音旋流排水、排风热回收等节能技术,使用雨水收集、绿化灌溉等绿色系统;施工过程中,建立绿色建筑项目施工体系,制定环境保护计划;在运营过程中,制定了绿色物业管理办法,严格根据节能要求进行能耗监控。现阶段正在进行施工阶段的绿色技术落地工作。
材料最环保 绿色建材成就“会呼吸”的建筑
2018年,江汉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在辖区范围内先后实施了“禁止使用粘土砖”“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
目前预拌砂浆、高性能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节水器具、节能灯具等在江汉区新建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位于武汉CBD的泛海樱海园,是武汉市第一批绿色建筑节能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在全区率先应用岩棉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提高了外墙保温防火等级,窗户采用断桥铝合金窗和低辐射镀膜(Low-e)中空镀膜玻璃,可防止夏季强烈的阳光透过门窗直接进入室内,传热系数低,节约能耗,提高建筑整体美观和居住的舒适度。
武汉万科完善爬架、PC、外墙免抹灰等高效节能的建造体系;户内铝模、门窗、贴砖、高精砌块等选用节能环保材料;一体化精装修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减少浪费。
中城悦城项目中,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建筑砂浆全部采用预拌砂浆;供暖采用能效等级2级的户式燃气壁挂炉,制冷采用1级能效中央空调;起居室、卧室、走道、楼梯间、餐厅、厨房、卫生间全面采用节能灯;电梯也采用了小机房的节能电梯。根据统计,该项目中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27%。
尽管采用先进工艺、环保材料增加了成本,但后期的低排放、低能耗,却能够很快收到实效。泛海城市广场一期以LEED银级为目标实施绿色建筑技术,通过分析,发现采用各类绿色与节能技术的增量成本约4600余万元,单位面积增量成本为153.7元/平方米左右。但通过节约能源、资源循环利用,这笔投资预计能够在7.7年左右收回,此后产生的效益将全部看作是投资收益。绿色节能技术每年还为大气减排各种污染物数千吨。发展绿色建筑,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最终将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