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殷明汉、蒙古国标准计量局局长钢图木尔日前在京签署“中蒙建材领域标准合作协议”。双方决定通过开展合作研究、组织双边比对等工作,加强技术和信息交换,共同致力于推动包括水泥在内的建材领域科学研究工作,实现中蒙双方建材领域标准化水平的提升,支撑两国互利共赢双边关系健康发展。
蒙古国标准计量局标准化与认证评估政策处处长武尼尔吉日嘎拉,蒙古国建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长米伽马尔,国标委工业一部副主任孙旭亮,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暨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燕,国标委国际合作部处长刘昕,工业一部副处长潘北辰,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副院长朱晓春,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代表以及中蒙两国建材领域标准化技术专家代表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此次中蒙建材领域标准技术交流会是由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蒙古国标准计量局主办,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蒙欣巴音嘎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共同承办的。
殷明汉表示,为落实《〈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蒙古国国家标准化机构合作协议〉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今年5月,中方专门派出代表团赴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开展中蒙建材领域标准技术交流。此次在北京进一步推动落实中蒙合作行动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他同时指出,未来双方将探索中蒙建材标准的合作方式,通过技术专家工作组、标准化工作定期交流机制、不定期联合召开建材领域标准化研讨会及论坛等方式,开展政策、标准、技术、项目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
钢图木尔表示,中国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发展规划、强调“草原丝绸之路”的继发性发展倡议以来,蒙古国也于2014年提出了与之相关的政策——“草原之路”。如何将“一带一路”与“草原之路”进行对接和协调成为中蒙两国面临的重要议题。他认为,在推进建材标准化互认方面,中蒙两国拥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前景。
姚燕介绍了中国建材集团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技术服务的情况。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是中国建材产品和测试方法标准的发源地和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承担起草了千余项中国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建材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还与包括蒙古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开展标准信息沟通与交流。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经开展了35年的全国水泥检测大对比工作。
她表示,中国建材集团愿与蒙方一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强两国建材领域标准化人才沟通和交流,建立长效沟通合作机制,促进两国建材领域标准化工作共同进步。
据中联水泥代表介绍,蒙欣巴音嘎拉有限责任公司是中联水泥在蒙古国的子公司,建设了中国建材集团首条在海外投资的水泥生产线,年产水泥熟料77.5万吨,水泥总产量100万吨/年。
朱晓春全面总结了2016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与蒙古国合作的重大成果。他表示,将一如既往,继续发挥中蒙标准化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面服务中蒙两国标准互认互通和标准化合作。
刘昕认为,标准作为世界通用的技术语言,是互联互通的技术基础,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因此,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标准的协调一致,成为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内容。
她总结了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的工作主要内容和进展。未来将紧紧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互联互通建设关键通道和重大项目,开展标准化全领域合作,树立“一带一路”中国标准新形象。
潘北辰介绍了建材行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和建材业标准体系构架,深入讲解了未来发展趋势及将要如何攻克水泥等重点领域。
中蒙两国建材领域标准技术专家还进行了技术交流。
米伽马尔介绍了“蒙古国建筑行业和建筑标准化现状”。
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王涛对中国水泥标准体系进行了介绍。
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工程师王瑞海介绍了道路硅酸盐水泥等产品及检测方法,引起蒙方代表的高度关注。
蒙古国标准计量局认可部部长刚其其格作了“水泥检验分析结果的对比工作以及以后需要注意的问题”的主题报告。
在交流环节中,双方代表围绕标准交流、标准对比展开了积极地讨论,中蒙双方一致同意在建材等领域采取积极措施,将继续深入交流标准化工作的经验和信息,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共荣共享。
下午的会议上,国家标准委和蒙古国标准计量局还签署了“专家工作组合作计划”,双方共同成立了“中蒙建材标准专家工作组”,确定了未来的工作方向,规划了GB/T 13693-2017《道路硅酸盐水泥》等7项水泥标准的转化工作,并计划定期开展标准研讨活动和标准实验比对工作,逐步扩大标准的研究范围。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加强中蒙两国建材领域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发挥标准互联互通作用,促进中蒙两国建材领域投资合作规模的扩大与质量的提升,助推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中国标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