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墙内保温
外墙内保温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目前常用的内保温做法主要有三种:
1.内贴预制保温板,包括增强水泥类、增强石膏类、聚合物砂浆类板材。板的规格分条板和小板,条板宽度一般为600mm,长度为一个层高;小板一般为600mm×900mm。
2.内贴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即在墙上粘贴聚苯板,用粉刷石膏做面层,面层厚度8mm~10mm,用玻纤网格布增强。
3.内抹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即在基层墙体上经界面处理后直接抹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再做抗裂砂浆面层,用玻纤网格布增强。其他常用的保温浆料有复合硅酸盐保温砂浆、海泡石保温砂浆、珍珠岩保温砂浆以及稀土复合保温砂浆等。
外墙内保温施工简便,对建筑外墙垂直度要求不高,造价相对较低,且施工技术及检验标准比较完善,施工进度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工程上也经常的被采用。但存在以下问题:
1.难以避免热(冷)桥,使保温性能有所降低,在热桥部位的外墙内表面容易产生结露、潮湿甚至霉变现象。
2.保温层做在室内,不仅占用室内空间,使用面积有所减少,而且用户二次装修或增设吊挂设施都会对保温层造成破坏,不易修复。
3.不利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护。
4.保温层及墙体出现裂缝成为普遍现象,而内保温隔热裂缝时时刻刻处于住户的视野中,对住户的审美和心理会产生长期的影响,成为投诉焦点。
外墙内保温的最明显的缺陷就是:结构冷(热)桥的存在使局部温差过大导致产生结露现象。由于内保温保护的位置仅仅在建筑的内墙及梁内侧,内墙及板对应的外墙部分得不到保温材料的保护,因此,在此部分形成冷(热)桥,冬天室内的墙体温度与室内墙角(保温墙体与不保温板交角处)温度差约在10℃左右,与室内的温度差可达到15℃以上,一旦室内的湿度条件适合,在此处即可形成结露现象。而结露水的浸渍或冻融及易造成保温隔热墙面发霉、开裂。另外,在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建筑中,室内温度随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幅度通常不大(约10℃左右),这种温度变化引起建筑物内墙和楼板的线性变形和体积变化也不大。但是,外墙和屋面受室外温度和太阳辐射热的作用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外墙收缩的幅度比内保温隔热体系的速度快,当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气温时,外墙膨胀的速度高于内保温隔热体系,这种反复形变使内保温隔热体系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墙体基础上,在这种形变应力反复作用下不仅是外墙易遭受温差应力的破坏也易造成内保温隔热体系的空鼓开裂。
二.外墙自保温
外墙夹心保温技术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同一外墙的内、外侧墙片之间,内、外侧墙片均可采用传统的粘土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
这种保温形式的优点为:
1.防水、耐候等性能均良好,对内侧墙片和保温材料形成有效的保护。
2.对保温材料的选材要求不高,聚苯乙烯、玻璃棉、岩棉等各种材料均可使用。
3.对施工季节和施工条件的要求不高,不影响冬季施工。
近年来,外墙夹心保温技术在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北部等严寒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非严寒地区此类墙体与传统墙体相比偏厚,且内、外侧墙片之间需有连接件连接,构造较传统墙体复杂,抗震性能差,建筑中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尚有热(冷)桥存在,保温材料的性能仍然得不到充分发挥。
热桥效应
热桥效应,即热传导的物理效应,由于楼层和墙角处有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而混凝土材料比起砌墙材料有较好的热传导性(混凝土材料的导热性是普通砖块导热性的2至4倍)。同时由于室内通风不畅,秋末冬初室内外温差比较大,冷热空气频繁接触,墙体保温层导热不均匀,产生热桥效应,造成房屋内墙结露、发霉、甚至滴水。总之,热桥效应是由于没有处理好热传导而引起的。热桥效应在砖混结构的建筑中出现较多,而且由于温度、湿度、热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同一座楼,有的住户家发霉严重,有的住户家里却没事”。
热桥往往是由于该部位的传热系数比相邻部位大得多、保温性能差得多所致,在围护结构中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如砌在砖墙或加气混凝土墙内的金属,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梁、柱、板和肋,预制保温中的肋条,夹心保温墙中为拉结内外两片墙体设置的金属联结件,外保温墙体中为固定保温板加设的金属锚固件,内保温层中设置的龙骨,挑出的阳台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部位,保温门窗中的门窗框特别是金属门窗框等等。
寒冷季节外墙角部散热面积比吸热面积为大,墙角内空气流动速度较慢,接受室内热量比邻近的平直部位为少,也是热流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的热桥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