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以下称“我省”)新型材料产业将以资源、区位、产业优势为基础,以改革开放、体制创新、环境创优为动力,以集聚高端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育创新人才为支撑,促进优势材料行业升级换代,鼓励特色材料行业延伸加工,支持高新技术材料行业规模扩展,全面提升新型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新型材料企业整体竞争力,实现新型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5月17日在全省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培训会上,省发改委经济结构调整处处长范立满对 《山西省新型材料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产业发展蓝图拟定
范立满介绍,目前,我省的新型材料产业已形成规模的有新型建筑材料、镁合金及型材、耐火材料、陶瓷材料、钕铁硼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煤系高岭土、新型纤维及其他新型材料行业。2008年,全省新型材料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420亿元,占全部工业的4%。《规划》明确提出了全省新型材料产业销售收入年均递增15%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11年销售收入将达到620亿元。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也会不断更新,此次列入我省新型材料的主要有九个领域。”范立满说,2008年,全省耐火材料生产企业有300多家,年生产能力200万吨。全省纳米材料生产企业有20家,总产量达6万吨,在建产能为7.5吨,全省中规模以上的纳米材料品种有纳米氧化锌、纳米碳酸钙等十余种,占全国产量的30%,走在了全国前列。钕铁硼磁性材料生产企业有60家,产能达到2.5吨,实际产能达到1.75万吨,高档产品比例为30%,产品主要用于电机和电子产品。全省从事镁合金加工的企业有21家,年产量35万吨,产品有镁锭、合金、型材、零件,用于汽车零件和军工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我省仅有一家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平板玻璃产能1800万重量箱,产量1324万重量箱,深加工包括超薄、超厚、镀膜、中空、车用等方面的产品。全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有394户,生产能力148.5亿块标准砖,实际产量为69亿块,此外,全省有粘土砖生产企业2300家,产量为100亿块。
与别的省份相比,我省新型材料产业的发展仍有差距,为把我省打造成材料强省,将新型材料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全省的重要产业,就必须加快培育新的优势,加快新型材料产业的调整和振兴。
在行业规模方面,预计到2011年,建材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80亿元,镁合金行业达到200亿元,钕铁硼磁性材料行业达到80亿元,纳米材料行业达到25亿元,耐火材料行业达到30亿元,陶瓷材料行业达到30亿元,煤系高岭土行业达到20亿元,新型纤维材料行业达到25亿元,其他新材料达到30亿元。
在结构调整方面,到2011年,建筑材料实现非粘土轻型承重墙体材料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提升到50%,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60%,玻璃深加工产品比例增加到30%。耐火材料中新型材料的比例超过50%。陶瓷材料高档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例达到30%以上。钕铁硼磁性材料中的高档产品比例达到70%。高岭土产品中超细煅烧高岭土产品比例达到40%。纤维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领域,形成一批规模化生产销售的品牌产品。
此外,到2011年,我省将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的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40个。其中,建筑材料行业10个、镁合金行业8个、耐火材料和陶瓷材料行业5个、纤维材料行业3个,钕铁硼磁性材料行业8个、高岭土和纳米材料行业6个。
“垃圾”变黄金 把新型材料“吃干榨尽”
“我省的新型材料产业主要以本地矿产资源为依托,要与传统优势密切联系,有的资源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吃干榨尽。”省发改委经济结构调整处处长范立满说。
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和玻璃及其他建材。在新型建筑材料方面,重点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经济和交通不发达地区可适当发展日产25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同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支持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推广应用纯低温余热发电、粉磨节能等技术。在新型墙体材料方面,支持煤炭、电力、冶金企业进行煤矸石、粉煤灰和炉渣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在玻璃及其他建材方面,利用我省焦炉煤气作燃料的低成本优势,大力扶持浮法玻璃发展,同时,加快建设和推广应用商品干混砂浆,积极发展钢塑等新型塑料复合门窗、新型塑料管道、玻璃钢制品、混凝土外加剂、建筑涂料、防水材料、保温材料、装潢装饰材料、建筑胶粘剂等化学建材及其他绿色建材。
镁合金材料方面,将发展镁产品深加工,支持耐腐蚀、高强度、高韧性镁铝合金发展。建设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用镁合金薄带及制品、镁板材、镁型材、高品质镁合金基地。支持镁产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耐火材料方面,太原地区以太钢耐火公司为基础,发展成为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耐火材料的企业集团;吕梁、阳泉地区以铝矾土资源为基础,加强原料加工研究和开发,发展镁质耐火材料,提高矾土资源的矿石利用率,加大白云石资源开发力度。
陶瓷材料方面,积极发展日用陶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