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碳资源变成碳危害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过程实现的,因此,“解铃还需系铃人”,要化解这场因高碳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危机,化学工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低碳经济不仅给化工产业带来了严峻挑战,而且带来了发展良机。
化工产业为碳减排提供技术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为化工产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提供了压力和动力,而且为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商机。化工产业在实现碳减排目标中,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关研究表明,与非化工类产品相比,化工产品能带来更多的二氧化碳减排数量,在所有被认定为碳减排领域中,有40%左右得益于塑料和保温材料等化工产品。
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空间巨大的建筑行业将会强力推进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聚氨酯、聚苯乙烯等化工产品将会大显身手,赢得市场。如果能够在建筑行业广泛使用节能保温材料,可使建筑行业的能耗降低30%以上。
催化热裂解(CPP)制乙烯技术的推广;离子膜电解槽取代隔膜电解槽;碳纤维材料取代飞机和风力发电设备的金属材料;工业锅炉定期清洗等等,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化工产业为碳利用拓展市场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温室气体是逃逸的二氧化碳。如果将资源放对地方,在二氧化碳没有逃逸之前将其捕捉,采用化工新技术,新工艺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将是一件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事业。而能够担当此项重任者非化工产业莫属。我国一些化工企业已经作出了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比如,利用二氧化碳生产碳酸二甲酯技术可将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二甲酯等精细化工产品。通过羰基合成等工艺技术,可使二氧化碳与氢反应生产甲烷、甲醇、碳纤维、工程塑料、沥青以及建筑材料等,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能拓宽氢能利用的空间。
化工产业为碳捕捉开拓途径
在工业领域减少碳排放的主要方法,除了采用化学方法实现碳利用,变废为宝之外,还有碳捕捉。碳捕捉的主要方法是碳燃烧和碳封存,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将二氧化碳注入油田,以提高石油开采量。欧洲国家早已实施了在发电厂碳捕捉和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的技术。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已经掌握了碳捕捉、分离与净化技术,在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领域的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不大。尽管碳捕捉技术的推广和商业化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相信,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化工产业的发展和国际技术交流的扩大,碳捕捉将会成为化工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在世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该是到了转变“谈化色变”观念,重新认识和定位化工产业的时候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化工产业的发展,中国要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离不开打造一批像巴斯夫、陶氏化学、杜邦化工这样的跨国化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