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绿色到生态,到可持续发展,到现在的低碳,是一脉相承的。低碳的实现需要四步台阶:新技术的应用要有系统观念——节能的实现倚赖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应用科技手段帮助我们科学决策——应用产融结合新模式。
第一,节能低碳要有应用新技术的系统观。在我们国家几乎能看到全世界的所有节能新技术,不过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把新技术用好。
打个比方,一个健康的人要有皮肤、肌肉、骨骼、神经系统,同时有大脑会思考;建筑也一样,要用到好的围护结构、室内环境、机电设备、控制设备、智能管理。如果不考虑节能建筑是一个整体的技术体系会犯下错误,比如北京一个高级写字楼经营情况良好,业主考虑美化外立面同时增强大楼的保温效果,投资近千万元在原有外墙面外加贴了一层100mm厚的聚氨酯发泡保温铝板。当年冬季客户普遍反映感到暖和了,实际采暖能耗也较往年有所降低。但进入夏季,一些客户反映偏热,工程部人员对冷机电耗和冷机开启时间与往年同期进行对照后,发现反而有所增加,最后统计下来一年多花40万的电费。业主的出发点是好的,保温也是采取的节能措施,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建筑的整体观,从而犯下了错误,挺可惜的。
第二,节能低碳不是一个点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全过程来实现。建筑和人一样,有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从项目定位到后续的常年运营维护,包含10个过程,具体是:项目立项、方案制定、初步设计、施工图、工程及产品招投标、施工、系统调试、工程验收、试运行、运行维护。参与主体涉及到业主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部门,还有租户和用户。然而,在这10个过程中存在多个参与主体严重脱节的现象。比如,设计方设计好了,施工方却没有建好,而设计方在房子运行中并没有参与其中。最后体现出来的问题是大量的能源耗费。
我在10年时间里做了全国600个楼的诊断,测试分析完后总结出108个问题。通过归类和分析发现,在导致房子使用中产生的问题中,设计不好的占35%,安装施工没有做好的占到29%,真正房子验收以后物业管理不好占21%,还有15%就是住户没有好好用房子。如此看来,要实现综合的过程管理才能真正节能。
第三,节能的判断应该有科学数据。行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T技术手段,可以作为节能的判断依据。比如说某地产项目中要采用落地玻璃,不是不可以,但要考虑做节能,玻璃达到什么性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找到答案。再比如,房子做5公分的保温,还是做10公分的保温,对房子有没有影响,也可以拿量化数据来说话。
第四,通过低碳、节能来实现经济收益,进而推动产业进步。比如一些项目原来是不节能的,通过采取低碳的手段实现了节能,节省出来的能源一年省50万元,10年就是500万元。这些钱就可以用于推动行业的进步。
如此看来,要实现我们的低碳城市化,需要各个环节的人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会实现真正的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