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料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借鉴了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科技工作引导着我国建筑涂料工业走过了从低档产品逐步向高档产品的过渡,由单一品种逐步向多品种及配套技术的过渡,从传统的平状薄型逐步向复层厚质等高装饰性、高性能过渡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高、中、低档层次建筑涂料品种结构的局面。建筑涂料年产量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2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170万吨,科技在其中起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能自行研制、生产世界上大多数中、高档品种的建筑涂料,仅就技术水平而言,已达到了国际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基本可以满足我国蓬勃发展的建筑业和装璜业对建筑涂料品种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对建筑涂料专用基料和助剂的基础研究一直处于薄弱状态,包括应用研究、缺乏系统的、自始至终的研究。多年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对此类基础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大量的科技成果有利地促进了涂料业的发展。但也有相当一些科技成果因研究与应用的脱节而束之高阁。随着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科技人员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但在重视研究实用性的同时,却忽视了高起点、高价值的基础研究,致使我国建筑涂料行业在高新技术的突破上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国外建筑涂料的技术发展趋势
80国际环境保护法颁布后,发达国家先后提出无公害(无污染)、省资源、省能源为发展涂料工业的三大前提,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生态(Ecology)、能源(Engergy)成为发展涂料工业的四大原则。遵循这样的前提和原则,并充分吸收和利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成果,近年来,作为环境主要污染源之一的涂料工业的技术水平有了新的飞跃,建筑涂料研究领域也向新的方向深入。
首先要环保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国外建筑涂料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个方向:
环境保护的要求使建筑涂料向低VOC方向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的事业,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各国政府都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美国从66法规发展到现在的1113法规,对建筑涂料的有机挥发物的限制作出了更为明确的限制。其VOC含量从2001年的100g/l限定到2008年的50g/l。日本和欧美国家也都在环保法规上对VOC含量作出了限定标准,世界环保的要求和呼声使涂料的开发研究朝着低污染环保型的方向深化。尤其是发达国家近年来对环境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建筑涂料的生产、使用排放的有机挥发物(VOC)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如何减少VOC的含量,符合环保需要的要求是国外建筑涂料产品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总趋势。主要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高固体分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
建筑涂料向高性能、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兴起,对建筑涂料的耐候性要求越来越高,高耐候性涂料树脂的研究开发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涂料研究的活跃领域。目前,最活跃的是含氟树脂和有机硅改性树脂的研究。
功能性建筑涂料不仅有保护和装饰建筑物的功能,而且具有其他方面的特殊功能,也成为国外建筑涂料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高分子科学等其他与涂料相关的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和高新技术的进步,功能性建筑涂料在现在基础上将会有更新的飞跃。目前,研究开发的主要技术方向是高装饰性、高功能复合的建筑涂料以及能赋予涂料特殊功能的高效功能性新型涂料用树脂和添加剂的研究。
我国建筑涂料技术发展方向
建设部第218号公告《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中列出:禁止使用的内墙涂料产品有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106内墙涂料)、聚乙烯醇及其缩甲醛类内墙涂料(107、108内墙涂料)和多彩内墙涂料(树脂以硝化纤维素为主,溶剂为二甲苯为主的O/W型涂料)。禁止使用的外墙涂料产品有聚乙烯醇缩甲醛类外墙涂料、聚醋酸乙烯乳液类(含EVA乳液)外墙涂料和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类外墙涂料。
以上所列出的内外墙涂料禁止使用期已从2001年7月4日起执行。
推广应用的内墙涂料产品有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丙烯酸共聚乳液系列、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系列内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