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生态和节能建筑,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德国的城市。大部分人对德国城市的印象都会觉得绿化环境好,空气质量高。其中的原因,除了极高的国民素质之外,背后还有许多基于生态和节能的规范和约束。例如德国的许多城市都建立了所谓的“建筑生态护照”制度。就是说建筑物在建造之前,必须先经过一个专门机构的严格审核,看看是否符合各种节能指标,以免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这样不仅对环境保护大有裨益,还为业主节省了大量的维护和运作费用。去年四月份研究所到欧洲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建筑考察,所参观的许多著名作品,比如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柏林波茨坦广场的高层建筑群等等,在建造之前均经过这类审查。而在整个考察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德国北部城市汉诺威参观EXPO2000(世博会)的展场。
EXPO2000的主题是“人类-大自然-科技”。不但在博览会的选址问题上尽量利用和发展了原有的设施,在工程概要中也列出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包括每项工程应尽量少的占用空间,应用的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不能有副作用,建造过程应简单并使用经济的、无污染的能源。落实到各个展馆本身,就是“生态建筑”。当时各个国家的展馆设计都不同程度地尝试表达这个概念。虽然我们去的时候有一部分展馆已经拆除了,但大部分的还在,包括那个由MVRDV事务所设计很有名的荷兰馆,以及透明玻璃幕墙加内部木质支柱的法国馆,以及Cruz和Ortiz完全利用软木设计的西班牙馆。
虽然每个国家的建筑师都通过各种各样的设计手段来表达绿色节能建筑这个主题,但要从实际的节能效果来说,最成功的还得数由ThomasHerzog(托马斯?赫尔佐格)设计的世博会组委会办公楼。ThomasHerzog是德国节能建筑设计的权威人物,顺应“生态建筑”这个主题,组委会的办公楼以及另外一个大型的展馆都顺理成章地邀请了他来主持设计。
Thomas教授认为,“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很可能还是错的,重要的是要了解技术和材料的使用目的。比方说“砖”,这是一种使用了数千年的旧材料,但现在我们改变了它的制造和施工工艺,降低了自重,减少了材耗,提高了保温、隔热性能,加快了施工速度并提供了全天候施工的可能性,这种旧材料的新用法便很有意义。他比较喜欢遵循这样的思路去发明、尝试新材料和新技术。而这栋办公楼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技术手段,以达到环保和节能目的。大楼的土建费用比普通的标准稍高了些,但节省了大量的设备费用,最终还是将建筑的总投资控制了在普通高层建筑造价范围内。当他们算总帐的时候就发现,这栋建筑造价适中,但后期运行费节省,而且具有更佳的环境效益,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
实际上德国人也并不是天生就懂得重视环保节能。原民主德国家庭中设置了巨大的暖气片,冬季常常过热,以至于不得不去开窗降温,他们不去注意窗户的质量DD玻璃、窗框的隔热性能和气密性都极差,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德国人还没有通过建筑规划设计去实现环保节能那个想法,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油价实在太低了,犯不着在这儿上动脑筋。但今天不一样了。一方面针对环保节能这个方向的建筑构造技术和材料有了很大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油价大幅上涨,和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油价一贵,好房子的价值就可以体现,因为它大大降低了后期的使用和维护费用。可见这个观念即使是对他们来说,也有一个逐渐被接受的过程。
经过环保节能设计的房子,对于生活在现在的使用者来说,不仅可以省下一大笔维护费用,而且对子孙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个投资可以说是很值得的。然而,这件在欧洲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国内还存在一些误区。比方说有人觉得生态建筑不是必须采用大量精细复杂的高技术构造吗?以我们国内的技术能做到吗?而且花这么多钱盖这样的房子是不是划得来?这些成本转移到业主身上,会不会造成一次性投资过大?实际上,高技术只是设计建造生态建筑手段的一种,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就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而言,普遍采用高技术建造生态建筑是不现实的,但从某些基本功能入手,使用适宜技术,在经济、功能和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则是完全可行的,也不会增加多少投资。
当然,既要经济实用,又要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好的设计。所谓好的设计,并不只是有一个好看的外观,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太重视看得见的东西了,而忽视了我们看不见的。其实建筑设计里最重要的东西DD大至总体规划层面,小至构造设计层面DD很多都是看不见的。比方说一栋经过节能设计的房子,可能会有一个设计得很好的采暖和通风系统,也采用了保温性能很好的外墙和屋顶材料,门窗的隔热材料也是采用了很好的品牌,当中每一个构造都务求做到精益求精,以保证其耐久性和质量。但问题是这些东西大都是看不见的。因为在节能设计中,即使是铆合保温板的一颗钉子的构造,都会对房子的整体保温性能产生很大影响,更别说藏在外墙饰面下的保温砂浆层和天花板后面的新风